关于论语的论文的题目怎么写(关于论语的论文)
作者:访客发布时间:2023-10-21分类:沙雕文案浏览:117评论:0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关于论语的论文的题目怎么写,关于论语的论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下面一文 愿有益于你! 试论《庄子》里的“道” ——读《庄子》 内容摘要: “道”是庄子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庄子的“道”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是一种人格修养方式;庄子之“道”是高远广大无穷的一种境界,是包蕴天地的一种大聪明。
2、 关键词 庄子 道 庄子是先秦思想家中最睿智、最强调个性自由、顺应自然、天人相合的先贤。
3、在庄子思想中,“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整部《庄子》。
4、庄子用“道”的概念解释自然、解释天人关系。
5、本文作为《庄子》一书的读书报告,打算就庄子“道”的概念本身和庄子的自然之道、为政之道、为人之道作一些探讨。
6、 一、庄子“道”的概念 庄子认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亦即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
7、庄子说:“大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8、”这就是说“道”是真实存在的,可以用心感受,但它无形,不可见,不可摸,也无法用语言表述。
9、“道”先天地而生,由“道”生出天地;神和鬼也是“道”生出来的。
10、在《天地》篇里,庄子进一步作了描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
11、”意思是“道”包容万物,浩瀚广大。
12、道是渊深幽隐,清澈澄明的。
13、在《知北游》里,庄子借几位寓言人物之口,议论什么是“道”。
14、泰清问无穷:“你知道什么是道吗?”无穷说不知。
15、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的“道”就是可以贵,可以贱,可以聚合,可以离散,就这么一点。
16、旁边一位名叫无始的说:“道是听不见的,听见的就不是道了。
17、道是不可见的,能见的就不是道了。
18、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能描述的就不是道了……”。
19、 所以,在《庄子》一书中,“道”是万物生成的根源,也是万物兴衰的主宰,它无所不在。
20、但是“道”又不是具有时空意义的某种实体。
21、这一点正是“道”最神秘的地方和最玄妙之处,因为“道”如果是具有时空意义的某一实体,那么它必然可见、可闻、可触、可传,那么它必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成为有限的东西。
22、 庄子正是以这种磅礴大气,创造出一种超人的境界,用宇宙心胸去观照自然、社会和人本身。
23、 二、自然之道 比庄子略早和与庄子同时代的许多哲人都用不同的语言描述、解释自然,但是庄子的描述和解释是最生动、最明智、最顺乎自然之性的。
24、 《庄子天运》第一段文字用15个问句对天地日月及其万物的生成运转提出种种疑问:“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而推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在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这些问题很大、很抽象,它涉及宇宙本源和第一推动力从何而来?凡人忧食,智者忧天。
25、庄子不但提出了这些问题,而且在著作中回答了这些问题。
26、“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27、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
28、”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还不得不佩服庄子超凡的智慧。
29、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对宇宙天地的认识和今天科学家的解释有一些相近之处。
30、“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 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
31、”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显明的东西是从冥暗中生出来的,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中生出来的,精神是从大道中生出来的,形质是从精气中生出来的,万物都是依各别的类形互相产生的。
32、至于天高地广,日月运行,万物昌盛,那是依天然之理自生自成的。
33、庄子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观点。
34、他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35、”(《知北游》)庄子认为,气弥漫于宇宙,它以虚无的方式存在:“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36、”(《人间世》)气又分阴阳,阴阳相对的两种气相互作用,天地的原始状态就发生变化,万物就产生出来。
37、“阴阳错行,则天地大 ,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
38、”这是说,阴阳错乱,则天地大震,于是雷电交加,大槐树被雷电烧死。
39、(《外物》)在《田子方》篇第四节,有孔子问道于老聃的寓言。
40、庄子借老聃的口说:“至阴寒冷,至阳炎热,寒冷出于天,炎热出于地,两者相交融合就化生出万物及其万物运行的规律,却看不见阴阳的形象如何。
41、在《则阳》篇,庄子又借少知和大公调两个寓言人物的对话,讲阴阳相生之理:少知问大公调说:“四方之内,六合之中,万物是从那里产生出来的?”大公调回答说:“阴阳相互作用,相消相长,四时循环,相生相杀……雌雄交合,所以万仪不绝。
42、”这就是庄子气聚物生,实生于虚的思想。
43、在《知北游》第四节中,舜问一位名叫丞的人:“道可以获得并拥有吗?”丞说:“连你的身体都不属于你,你怎么可能拥有道呢?”舜不解地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是谁的呢?”丞说: “你的身体不过是天地委付给你的形体;生命也不是你的,那是天地之阴阳之气交合在你身上;子孙也不是你所拥有的,那是受天地委托延续人世的。
44、”这里又表现出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形和神都是天地赋予的。
45、基于这种认识,庄子提出人的思想行为应顺应自然,这就和人定胜天的观念相对立了。
46、 从以上论述可见庄子的自然之道是:宇宙的起始是混一的,有生于无,实生于虚,气为万物的基始,宇宙万物自生自存,万物运行自有成理。
47、这和现代科学探测、考证、推测得出的宇宙知识相比,确有接近之处。
48、 三、为政之道 庄子在《应帝王》篇第一段借寓言人物蒲衣子的口说:“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49、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50、”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现在知道了吗?有虞氏这个帝王不如泰氏这个帝王。
51、有虞氏还标榜仁义拉拢人心,这样做虽然也能得到人心,但是还没有超脱外物的牵累。
52、泰氏睡觉安适舒缓,醒着的时候逍遥自得,任人把自己称为马称为牛,他的智慧见识让人可信,他的德性修养让人觉得真实,他从不受外物的牵累。
53、这就是庄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统治者形象,心胸舒泰,质朴纯真,没有权谋智巧,也不假借仁义去笼络人心。
54、接着,庄子往下编故事说:有一天肩吾遇到了狂接舆,狂接舆听说肩吾向日中始学习了帝王之术,于是问:“日中始对你讲了些什么?”肩吾说:“日中始对我说,统治百姓的人,只要凭自己的好恶制定出法度,百姓哪有敢不听从的。
55、”狂接舆听了后说:“这完全是自我欺骗的德性,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天下,就像要在大海中凿出一条河,要让蚊子负起一座大山。
56、真正的圣治是治理百姓的心性,而不是约束他们的行动。
57、应该让他们凭着自己的天性去行动,让他们干自己能干的事和想干的事。
58、 庄子苦口婆心地告诫帝王们:“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59、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
60、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61、”意思是:放弃求名的心思,放弃智谋的策划,放弃专断的行为,放弃智巧的作为,去息心体会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境界,感受自然的本性,不矜持不夸耀,使心境空明。
62、至人的用心有如镜子,物来物去从不迎送,如实反映无所隐藏,所以能够胜物而不被物损伤。
63、庄子心目中的圣治是:“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64、”(《天地》) 庄子的理想国称为至德之世:“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65、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66、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67、”在《马蹄》篇中,庄子又反复描绘他的理想国:至德之世,人民行为稳重,拙朴无心,山中没有路径通道,水中没有船只桥梁,万物众生,比邻而居,禽兽众多,草木滋长。
68、禽兽可以牵着游玩,鹊鸟的窠巢也可以攀援上去窥望。
69、……至德之世,人和鸟兽同居,和万物并聚,何从区分君子与小人呢?大家都不用智巧,本性就不至于离失,大家都不贪欲,所以都纯真朴实,所以就保住了人的本性。
70、是圣人出来后急急地去求仁、求义、求乐,天下才混乱了。
71、庄子用伯乐治马的故事猛烈尖锐地抨击政治权力对社会造成的灾害:伯乐说我善治马,于是用烙铁烧它,削它的蹄,剪它的毛,穿笼头使绊脚把它拴起来,编在马厩里,这样马被折磨死了十之二三。
72、这还不算,伯乐又让马饿着渴着,还对它野蛮训练,迫使其奔跑,前面有紧勒笼头的祸患,后边有凌厉皮鞭相威协,马又被折磨死了大半……。
73、这个故事无情地揭露了苛政扰民害民的实质。
74、 四、为人之道 得,因此他们登高不怕,入水不溺,入火不热。
75、他有了道,因此他是真人。
76、真人,睡觉的时候不做梦,醒来之后不忧愁,他吃饭感觉不到滋味,他呼吸,深之又深,众人用喉咙呼吸,真人的气能贯穿到脚后根。
77、因为他虚静内敛,引气贯脉,故呼吸自深。
78、真人,不喜欢活着,不害怕死掉,静悄悄来到人世,静悄悄离开人世。
79、他忘不掉生命的原始,却也不探求生命之所终。
80、真人,内心未一,举止娴静,其额头宽广,他发怒就象秋天的风雨,他喜悦就象春天的阳光,他的喜怒哀乐就如四时季节的推移,莫不是自然而然的。
81、” 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往往不是天生成就庄子称呼他心目中人格修养达到理想境界的人为:至人、神人、真人、圣人、德人、大人、天人、全人。
82、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至人、神人、真人、圣人。
83、称谓不同,都代表了他理想人格的形象。
84、 《庄子逍遥游》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神人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85、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86、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87、”这恐怕是最早、最形象、最美好的对神人的描绘,后来道家对天仙、地仙的描写,民间对神仙的描绘几乎莫不如此。
88、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9、”(《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都是人格修养最高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自我、功利、名声的概念和意识。
90、在《大宗师》篇中,庄子写道:“真人就是真正的人,真人在弱小面前不横暴,在成功面前不张狂,做了错事不后悔,做了好事不自的,而是在世外高人的指点下修练成的。
91、在《大宗师》第九章中,庄子借孔子和颜回之名编了个寓言,说颜回在孔子的指点下修道,不断进步,最后达到了“坐忘”的最高境界。
92、颜回经过修练,高兴地向孔子说:我进步了,已经忘了礼乐。
93、孔子说还不行。
94、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练。
95、颜回又高兴地对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仁义了。
96、孔子说不错,不过还不行。
97、再过了一段时间,颜回经过了极为严格的修练之后找到孔子说:我已经有了更大的进步,已经做到了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弃了自身的肉体,已经完全没有了自我意识,和大道相通相融为一,达到了坐忘的境界。
98、孔子听后惊叹不已,感叹到:和万物一体就没有偏私,参与万物的变化就不会偏执,你果真是贤人啊!我愿意追随在你的后边。
99、 庄子认为人世间之所以灾难不断,根源就在于人不顺于自然之性,互相争执,作为太多,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把自身看得很大、很重,看不到或者不承认人本身只不过是天地自然所包含的万物中的一类,更不愿承认单个的人在茫茫人海中不过是苍海一粟,是那样渺小不起眼。
100、可人们对自身在天地宇宙中的地位却浑然不知,争相违抗自然之道,于是闹出很多烦恼与不幸。
101、要解救人世的不幸,根本在于启发人消除种种心机杂念,使之合乎自然之性,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102、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矛盾的根源皆起于人的以我为中心,起于人的种种偏执和陈见;只要进入忘我境界,这些矛盾就会自然化解。
103、庄子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4、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105、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106、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07、”(《养生主》)庄子一方面看到了人生的有限和知识的无限,看到了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会弄得人非常疲困,但庄子并没有叫人毫无作为。
108、庄子的观点是要人“缘督以为经”。
109、庄子曾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杯水只能芥舟;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110、还说过只到郊野,带三餐干粮就足够,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如果走百里路就必须准备一宿的粮食。
111、如果要到千里之外,就必须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盘缠。
112、庄子还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社会的极端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同时用庖丁的娴熟表明牛可顺解,世事可以认知并处理遂顺。
113、 庄子反对的是对任何事物过分的人为因素,过分地汲汲以求。
114、庄子是不愿看到过分地人为损伤物性,损害人的身心。
115、在庄子的哲学思想里,宇宙的运动是长流不息的,万物也在无声无息地变化,人是万物中的一类,自然也无可逃避地要参与变化。
116、顺应天理、自然的这种变化,该生即生,该长即长,该老即老,该死即死,这是最快乐的。
117、基于这种认识,庄子特别重视人的内在修养,而不在意外在形体是标致还是残缺。
118、在《德充符》篇中,庄子着意描绘了一批形残而德全的德人,这些形残之人有的断足,有的无趾,有的跛脚,有的脚伛背缺嘴,有的脖子上生大瘤。
119、由于他们都有过人的德性,因此形体上的残缺倒被人遗忘或忽略了,都成了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和世俗之见完全不同。
120、 结语 总之,庄子之“道”,无形无迹,千变万化而没有常规。
121、它失天地生,是造化万物之源,万物自然的生死变化无不体现它的存在。
122、对这个存在,人可用内心去体验参悟,但却无法描绘和言传。
123、故得道之人,首得高远广大无穷之境界,表现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万物相合的人格修养。
124、这种人,治世则无为,无为则不扰民;处人则无争,无争则不伤人;养生则无执,无执则心静。
125、当今之世,纷争四起,物欲横流,人或有为又偏执太甚,得先贤之境界,平淡人心,消解世道之争,或可有益。
126、 参考文献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1.8 《庄子道论发微》 陶君 《道教论坛》2004.1 《试论庄子道的意象》 杨国强 韶关大学学报 1998.8 《庄子“道”的哲学意义》 徐桂红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2。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 沙雕文案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