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暖心故事 > 正文

八苦长恨花(八苦)

作者:访客发布时间:2023-10-06分类:暖心故事浏览:83评论:0

导读:导读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八苦长恨花,八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佛教八苦是指:生苦、老苦、...
导读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八苦长恨花,八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佛教八苦是指:生苦、老苦、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八苦长恨花,八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佛教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2、佛教用八苦代表人生一切痛苦。

3、  一、一般通俗解释:   生苦:谓由入胎至出胎期间的种种苦恼,又谓生存本身的痛苦;   2、老苦:谓因老衰而受的苦恼;   3、病苦:生病的痛苦。

4、谓生病时,身心所受的痛苦;   4、死苦:谓死亡时的苦恼;   5、爱别离苦:谓于爱境别离时所感受的痛苦;   6、怨憎会苦:即与所怨、所憎者相会的痛苦;   7、求不得苦:谓追求而得不到时的痛苦;   8、五阴炽盛苦:谓于色、受、想、行、识的五阴,所炽盛而受的一切苦恼。

5、此为前七苦之根。

6、  二、佛教相关经论解释:   生苦:《五王经》云:“何谓生苦……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7、母噉一杯热食,灌其身体,如入镬汤。

8、母饮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体。

9、母饱之时,迫迮身体,痛不可言。

10、母饥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受苦无量。

11、至其满月,欲生之时,头向产门,剧如两石挟山。

12、欲生之时,母危父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软,草触其身,如履刀剑,忽然失声大呼”;   2、老苦:(1)《中阿含经》第七卷《分别圣谛经》云:“老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

13、彼为老耄,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体重气上,拄杖而行,肌缩皮缓,皱如麻子,诸根毁熟,颜色丑恶,是名为老”。

14、(2)《瑜伽师地论》第六十一卷说,老有五种相:“一、盛色衰退故。

15、二、气力衰退故。

16、三、诸根衰退故。

17、四、受用境界衰退故。

18、五、寿量衰退故”;   3、病苦:《五王经》云:“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

19、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20、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

21、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掘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

22、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起须人。

23、口燥唇燋,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

24、六亲在侧,昼夜看视,初不休息。

25、甘膳美食,入口皆苦”;   4、死苦:(1)《瑜伽师地论》第六十一卷说,死苦有五种相:“此苦亦由五相。

26、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

27、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

28、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

29、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

30、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2)《俱舍论》第十卷更称死时有断末魔(摩)之苦:“临命终时,多为断末摩苦受所逼。

31、无有别物,名为末摩。

32、然于身中,有异支节,触便致死,是谓末摩。

33、若水火风,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

34、因此便生,增上苦受。

35、从斯不久,遂致命终”;   5、爱别离苦:《大乘义章》第三卷云:“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外。

36、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

37、自身是指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谓对各各所爱,皆分散不相应,因别离不得见、闻、和合而受之苦;外者则是与兄弟妻子等离别所生之苦;   6、怨憎会苦:《《中阿含经》第七卷《分别圣谛经》云:“怨憎会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

38、不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同会一,有摄、和、习,共合为苦”。

39、意谓,因眼耳等的六处见闻怨憎,而于身、心或身心皆受的苦恼;   7、求不得苦:(1)《涅槃经》第十二卷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

40、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

41、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42、如是则名,求不得苦”;(2)《大乘义章》第三卷又就所求而说:“一因、二果。

43、因中有二:一者恶法求离不得,二者善法求欲不得。

44、果中亦二:一者苦事求离不得,二者乐事求欲不得。

45、苦复有二:一内、二外。

46、三途苦报求离不得,是名为内;刀杖等苦求离不得,是名为外。

47、乐事亦二:一内、二外。

48、人天乐果求欲不得,是名为内;资生眷属求欲不得,是名为外”。

49、即指因果、苦乐皆所求而不得的苦恼;   8、五阴炽盛苦:《大乘义章》第三卷有云:“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

50、阴盛是苦,就体立称。

51、是故名为五盛阴苦。

52、亦、盛者,盛受之义。

53、五阴之中,盛前七苦。

54、是故名为五盛”。

55、  参考资料:《佛说五王经》、《中阿含经》、《涅槃经》、《瑜伽师地论》、世亲著《阿毗达磨俱舍论》、慧远大师著《大乘义章》。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