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暖心故事 > 正文

苏轼被贬经历话剧(苏轼被贬经历)

作者:访客发布时间:2023-09-29分类:暖心故事浏览:131评论:0

导读:导读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轼被贬经历话剧,苏轼被贬经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苏轼(1037~1...
导读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轼被贬经历话剧,苏轼被贬经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苏轼(1037~1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轼被贬经历话剧,苏轼被贬经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2、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3、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4、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5、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6、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7、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8、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9、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10、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1、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2、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13、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14、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15、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16、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17、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18、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19、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20、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21、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22、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23、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24、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25、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26、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27、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

28、“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29、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30、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31、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32、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3、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34、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

35、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36、 俗语:“京官不好当。

37、”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38、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39、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40、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41、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42、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

43、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44、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45、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46、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

47、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

48、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49、 这是素材 加以修改就行了希望采纳。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