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古代名人勤学事例成语(古代名人勤学事例)
作者:访客发布时间:2023-07-15分类:睡前故事浏览:80评论:0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古代名人勤学事例成语,古代名人勤学事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孙康囊萤,车胤映雪,朱买臣负薪,李密挂角,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范仲淹断齑画粥,司马光圆木警枕,孔子韦编三绝,宋濂借书抄录。
2、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3、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4、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5、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6、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7、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8、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9、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10、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11、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12、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3、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14、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15、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16、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17、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18、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19、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20、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21、 买臣负薪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
22、家穷,喜欢读书,不管理产业,经常砍柴卖来维持生计。
23、担着柴,边走边读书。
24、他的妻子也担着柴跟随着,屡次阻止朱买臣在途中唱歌,但朱买臣声音唱得更大。
25、他的妻子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请求离他而去。
26、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
27、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
28、”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中,怎能富贵?” 朱买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凭她离去。
29、之后,朱买臣一个在道路上边走边唱,背着柴在墓间行走。
30、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给他饭吃。
31、过了几年,朱买臣跟随上报帐本的官员押送行李车到长安。
32、到皇宫上送奏折久未回答,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粮食也用完了,上计吏的兵卒轮流送给他吃的东西。
33、正赶上他的同县人严助受皇帝宠幸,严助向皇帝推荐了朱买臣。
34、召见之后,被授予会稽太守。
35、朱买臣于是乘坐驿站的车马离去。
36、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37、县府官员都来迎送,车辆有一百多乘。
38、到了吴界,朱买臣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
39、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
40、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
41、 李密挂角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42、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43、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44、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45、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46、此事被传为佳话。
47、 悬梁 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48、《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49、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50、后为当世大儒。
51、”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52、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53、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54、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55、 刺股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56、”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
57、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58、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
59、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
60、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
61、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
62、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
63、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
64、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65、 宋代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范仲淹,一生大起大落,十分有成就,可他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
66、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
67、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
68、 司马光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
69、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
70、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71、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
72、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
73、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
74、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
75、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
76、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
77、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
78、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79、”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80、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
81、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82、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
83、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84、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85、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86、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87、 送东阳马升序 余幼时即嗜(shì)学。
88、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89、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ài)。
90、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91、以是人多以书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92、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
9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94、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9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96、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9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9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99、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
100、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无鲜肥滋味之享。
101、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
10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4、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0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106、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107、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08、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O(∩_∩)O哈哈哈~。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 睡前故事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